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检察院
关于做实行政检察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院、市院相关内设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新时代检察工作总要求,省检察院“调整监督重点、拓宽监督领域、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刚性”和自贡市检察机关“一四四一”转型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总体布局,紧紧围绕省检察院行政检察“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工作部署,现就做实行政检察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确立“五实”标准,把准做实行政检察工作总方向
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发挥着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双重作用,是“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格局和国家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实行政检察,就是要以穿透式监督理念为指引、以行政诉讼监督为基石、以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以非诉执行监督为重点,以“五实”为标准,打造“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行政检察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更实更好的行政检察产品,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为打造法治政府、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行政检察力量。
1.线索来源充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清醒认识案源是制约行政检察工作开展的关键,积极探索行政检察案源发现机制,实现由当事人申请监督、检察院依职权发现、行政机关移送线索以及媒体曝光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监督的转变。
2.调查核实扎实。改变以往“坐堂办案”模式,做到书面审查与调查核实相结合,听取申请人或其诉讼代理人意见,加强与原审法官沟通,加强对重要证据的调查核实,依法规范制作调查文书和调查笔录,实行案例强制检索制度查找以往类似案件处理情况,破解适用法律疑难。
3.办案效果确实。坚持把办好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工作目标。完善公开听证、公开答复等机制,更好地了解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把释法说理、教育引导贯穿办案全过程,增强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度和满意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4.社会治理切实。坚持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善于发现案件反映出来的管理漏洞及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发挥检察建议在社会治理中的规范引领作用。特别要以行政非诉执行为突破口,促进解决非诉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促进执法司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队伍建设夯实。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培养更强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坚持检察官教检察官,加强岗位练兵,加强实践磨砺,实现行政检察人员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释法说理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全面提升。
二、以拓展案源渠道为关键,线索来源充实
6.畅通当事人申诉渠道。完善12309、来信来访、官方微信微博等申诉渠道,畅通行政申诉案件受理程序,提高群众申诉的便利性、实效性。
7.建立行政检察与刑事、民事检察等线索双向移送机制。通过全市检察机关案件办理一案十查,构建行政检察与各业务部门线索移送、信息共享、配合协作机制。
8.建立与法院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与法院行政审判和执行信息通报、行政机关执法活动违法线索移送长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9.完善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机制。通过“两法衔接”平台、行政机关行权平台、会签文件等途径,强化与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执法单位沟通协调,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
10.完善与监察委衔接配合机制。建立与监察委行政诉讼监督线索移送交流反馈机制。对法院、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配合调查、不采纳建议、不出庭应诉或者不履行判决的,可将情况通报至监察委。
三、以行政诉讼监督为基石,调查核实扎实
11.突出诉讼监督重点。紧紧抓住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扶贫救助、社会保障、土地林地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知识产权等领域案件办理力度。依法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案件,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12.完善多元化监督方式。建立繁案精办、简案快办机制,综合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再审检察建议的同级监督优势,灵活运用好检察建议法律监督方式。
13.规范行使调查核实权。坚持“精准化”导向,遵循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规范,完善精细化阅卷审查模式,注重与原审法官沟通,对重要证据加强调查核实,重大法律适用问题听取专家意见,强化对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
14.建立辅助办案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行业专业人员辅助办案机制,增强智慧借助,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监督案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努力提升行政检察质量效果。
四、以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办案效果确实
15.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通过以监督促调、以抗诉促调等方式,会同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等促成和解,推动解决行政诉讼案件得不到实体审理、行政争议得不到实质化解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程序空转问题。抓好典型性、引领性行政诉讼案件的监督,每年办理一件以上实质性化解精品案例,做到精准监督,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影响一片。
16.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做成刚性。强化与审判机关、行政机关沟通,争取双赢多赢共赢办案效果。加强跟进监督,对抗诉案件及提出的检察建议要跟踪落实、跟踪问效,努力把每一件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做成刚性。跟进监督率达到100%,检察建议回复率达到90%以上,采纳率达到80%以上。
17.做好不支持监督申请服判息诉工作。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行政检察与控告申诉检察衔接机制,开展常态化公开审查、公开听证、公开答复,探索检察宣告制度,深化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公开审查、公开听证、公开答复率达到50%以上。
18.落实执法办案风险评估与预警。法律文书制作规范,在准确把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基础上,充分论证监督或者不支持监督的意见,做到释法说理充分、透彻。坚持每案必评,对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案件,制定防范和处置预案,坚决防止因办案引发的次生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以非诉执行监督为重点,社会治理切实
19.明确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范围。加强对人民法院行政非诉执行申请的受理、审查、裁决和实施行为的监督,对监督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开展监督。对于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不规范或者制度漏洞等,也可以向其提出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促进社会治理。
20.突出非诉执行监督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减税降费、自然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对人民法院对行政非诉执行申请是否依法进行立案审查、是否依法裁决、是否依法执行开展监督,促进解决非诉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
21.促进行业领域治理。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相结合,个案办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发挥类案检察建议和专项监督活动在集中解决一类问题,促进一个行业或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中的作用。
22.当好党委政府的法治参谋。把深化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与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结合起来,对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深入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建议。发挥行政诉讼监督年度报告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当好党委政府法治参谋。
六、以素质能力提升为抓手,队伍建设夯实
23.配齐配强队伍。注重从熟悉行政诉讼法专业的人员中招录、遴选人员,切实增加办案力量,确保基层院有1名以上员额检察官负责行政检察工作。构建市县两级一体化监督格局,充分发挥市院业务指导、裁判结果监督和基层院审判违法监督、执行监督,各有侧重、密切配合的监督格局。
24.培养过硬素质。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实训。充分运用上级检察机关网络培训、全市检察机关六个一学习培训、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材料等渠道开展深入广泛的学习。推行“案例引领+实战培训”的检察官“传帮带”制度,广泛开展实战实训。每季度组织一次实战培训研讨会。
25.深入理论研究。强化行政检察理论的系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通过申报行政检察相关学术课题,加强与高校专家学者沟通协作,每年完成1—2篇理论研究或实证分析调研文章,推动形成更浓厚的行政检察理论研究氛围。
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检察院
2020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