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则仁大姐的脚步声
木格措是川西高原藏区一座高山上的天然湖泊,“木格措”在藏语中是野人海的意思,这里原生态的景致吸引着八方来客。然而,一提到木格措,我耳畔回响的不是那里如钟如磬般淙淙的溪水声,而是藏族大姐则仁匆匆的脚步声。
八月的一天,我和母亲随团到木格措旅行。游览途中,母亲一个趔趄,突然摔进了湖边浅水区,头发、衣服、裤子全被打湿。那时候其他地方是高温桑拿天气,炎炎烈日、挥汗如雨,但川西高原温度却只有十几度,恍如深秋。母亲上岸后,又惊又怕又冷,她嘴唇乌紫,缩成一团,浑身哆嗦。
在其他游客的协助下,我把母亲送到离坠湖处不远处的一个纪念照拍照小店,在里面借了一件藏袍给母亲换上,但小店里没有裤子卖。在店主人的热心指引下,我心急火燎地跑到了湖边一家纪念品商店,去买裤子。纪念品商店里,女店员正在和一个个子高挑、面庞黝黑的中年妇女用藏语交谈。简短说明来意之后,女店员告诉我,他们店里只卖藏族工艺品和地方土特产,没有裤子。我一听,急了,脱口而出刚才母亲在湖边的遭遇。女店员很同情我们,但也很无奈,告诉我,恐怕只有景区门口才能买到裤子。从山下到山下乘车要一个多小时,一路折腾,母亲岂不早感冒了?高原地带,外地人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据说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在一旁听我讲事情来龙去脉的那位中年妇女见我急得满头大汉,凑上前来,怯怯地问,“我身上这件很旧,你要不嫌弃,拿去给你妈穿吧。”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给我——一个外地陌生人?我暗暗吃了一惊。再说了,难道她不怕感冒?“你怎么办?”我愣愣地看着她。“我的窝棚里面还有”,她连忙解释。“你不是还要裤子吗?我那里也有”,她指了指约五十米远的一间木屋,“你跟我去拿吧。”我心生欢喜,立即答应了。大姐在前面一路小跑,我在后面一路紧跟。咚咚咚,大姐的脚步声,仿佛是我的心跳,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木屋很快到了。大姐把我拽到木屋窗口,“你个子比我高,你翻进去吧!”“啊?这是你住的吗?”我张大嘴问道。“这是工地给我和我老公住的地方,我们两口子都在这里打工。他现在在工地,钥匙在他身上”,大姐解释道。原来如此。我立即手攀窗台,脚蹬上墙,使劲往上爬。可连续试了好几次,袖口、衣服前襟沾满了土,都没爬上去。“还是我来吧!”大姐一撸袖子,一咬牙,手脚并用,很快爬上了窗台。“咚”的一声,她跳进了木屋。一会儿,木门“滋溜”一声被打开,她把一条黑色的裤子和一件红色的毛衣塞进我手里,“赶快给你妈送过去!”我像获得救命稻草一样,一把抓起衣裤,向母亲歇息的地方飞奔……
衣裤很快换好,喝了一杯热茶的母亲这时候缓过神来。她握着茶杯,瞪着浑浊的眼睛问我:“她叫什么名字?给人家钱没有?没给的话,赶快给别人送过去!”我顿时想起,刚才由于着急,不仅忘了问别人的名字,钱也一分没拿。于是,我又三步并作两步行,马上折返回去。途中,迎面恰巧遇到那位高个子的热心大姐。一问才知道,大姐不放心,专门过来看看我母亲的情况。心里泛出一阵暖意,和大姐一起回到母亲休息处的我急忙把她介绍给了母亲。母亲很激动,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眼里含着泪花,紧紧拥抱住她,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叫什么名字,妹妹?”母亲问。“我叫则仁”,大姐爽朗地回答。她声音清澈透亮,像高原湖泊上灿烂的阳光。按照母亲的意思,我掏出现金塞给则仁,再次向她表达感激。则仁连忙摆手拒绝。她淡淡地说:“这是旧衣服,不值钱,送给你们吧。”“你留个地址,我们回去后,把衣服裤子给你寄过来!”母亲提出了折中方案。则仁笑了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说不定邮寄费用比衣服费用还高呢!”则仁再次摇头拒绝。突然,她敛住笑容,凑近母亲面前,看了看,“你嘴唇是乌的,缺氧了!”她提醒我们。哦,怪不得母亲说,她摔倒前,感觉一阵头晕。搞了半天,原来是大脑缺氧所致。“老年人,感觉身体不舒服,早点乘车下山,别出意外了!”则仁提醒我们。说完,她跟我们道了别,走远了,“咚咚”的脚步声由近到远,慢慢消失。
从木格措回来,我和母亲左思右想,决定还是要把则仁的衣服给她寄回去。理由很简单,则仁是景区山下的村民,挣钱不多,别人帮了我们的忙,不能让她吃亏。遗憾的是,则仁离开我们时行色匆匆,我们没有及时向她要联系方式。怎么办?我打电话求助木格措景区,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则仁是藏族妇女中常见的名字,景区叫则仁的中年妇女很多个,她们个子都不矮,脸庞都不白皙,为人都很善良热情,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我握住手机,愣住了,脑海里浮现了一张淳朴的笑脸,耳畔响起那匆匆的“咚咚”脚步声。